京津冀“跨省通办”,数据多跑路,百姓少跑腿|全球热消息

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2023-06-02 18:08:17

京津冀“跨省通办”,数据多跑路,百姓少跑腿

人在河北就能

办理好北京、天津的业务,


【资料图】

是一种什么体验?

近日,

京津冀三地联合制订了

“跨省通办”专区的工作办法,

三地群众办理政务服务

不用再异地跑办了!

为什么要“跨省通办”

“跨省通办”是一种政务服务模式。从字面拆解,就是群众和企业可以“跨”越行政区“办”一些政务服务事项。过去,很多政务高频服务都需要在户籍所在地办理。“跨省通办”一出,数据多跑路,百姓就能少跑腿了。

“跨省通办”解决群众急难愁盼。这一改革措施的背后,是一个正在加速流动的中国。据统计,我国跨省流动人口超过1.2亿。跨区域投资经营的企业、异地逐梦的创业者、在他乡打拼的劳动者,还有为小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的“候鸟式”老人,他们的经营地点与注册地点分离、人户分离,如果办点什么事都要坐火车、乘飞机,成本太高。

“跨省通办”也有利于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。从各地反馈来看,改革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促进资本、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,办成一些过去受行政、地域分割办不了的事。

"北京这边收了材料,

怎么转给天津啊?"

无论是在北京,还是在天津,政务服务都要经历提交申请材料、审核、批准等步骤,可就是这提交材料的第一步就有障碍——在不同的城市提交材料,不像一个窗口递给另一个窗口那么简单。这正是过去困扰企业办事两头跑的症结。

能不能天津那边需要的材料,北京这边就给收了?北京这边需要的材料,天津那边也给收了?从一开始设计“跨省通办”流程时,两个经开区就冲着最关键的障碍,给出最便于企业的改革方向。

顺着这个方向,京津经开区敲定,20个审批事项办理过程分为两类:

能网办的,在审批员的帮助下在异地的政务服务大厅通过网络办理;

不能网办的,双方线下代收申请材料,初步把关后,快速发送给对方,依然在原本的承诺时限里办结。也就是说,过去企业跑腿的过程全交给了政府部门来办。

2021年4月,北京常先生在天津经开区办理了企业档案查询业务,成为京津经开区“跨省通办”首个“吃螃蟹的人”。

正是这第一个案例的办理过程,拓宽了两边经开区的思路。企业档案查询业务最初实现“跨省通办”时,还只能是线下代收代办,通过邮寄完成,与本地“企业档案查询业务”已实现的当场办结存在差距。

虽然实现了“跨省通办”,但两边的系统没有打通,需要更信息化赋能。如果说之前探索的是“1.0版本”,那么“2.0版本”则是要使用更加智能化、信息化的手段,打通信息藩篱,让数据流通起来。

如今,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支持下,“企业档案查询业务”事项打通了系统障碍,实现数据互通。在天津也能远程查询和打印北京的企业档案信息。

身在北京经开区

天津政务自助机

在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,一台印有“天津政务”的自助机格外醒目。

这台搭载二代身份证识别、指纹识别、电子签名、打印和智能流转柜等功能的设备,可自助完成开具临时身份证明、不动产登记等268项政务服务,成为“跨省通办”的“见证者”。

△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机前,工作人员正在协助企业办理“跨省通办”业务。和冠欣摄

两年的改革探索中,“跨省通办”清单里的事项越来越多。在国家“跨省通办”事项清单基础上,京津经开区之间已累计实现200多个高频事项的“跨省通办”。

当“跨省通办”的清单越来越长,企业的新需求随之而来:“我着急办的事不在清单里,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?”这是三地经开区办理政务服务时常见的一幕。

如今,“跨省通办”的推进,已经从以“通办事项”为基础的探索阶段升级到了以“协作机制”为中心的突破阶段,双方建立即时性的沟通机制,对于事项清单中没有包含的事项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办事人也可以实现异地办事。

马上办、就近办、一地办……“跨省通办”带来京津冀政务服务理念的改变和流程再造,为三地产业紧密协作带来了新活力和新机遇。

出品:民生周刊(ID:msweekly)新媒体部

素材来源:北京日报、京津冀之声

编辑:姜玉函

责任编辑:刘烨烨

主编:崔靖芳

“人民名品”

人民日报社《民生周刊》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。

“人民旅游”

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,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,“代”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。

“民生周刊”

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,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。

标签: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南非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